从《胡歌》说起 二胡音乐创作随笔

发布时间:2014-01-21 15:18

  翻开中国二胡曲库,可以看到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二胡作品大多以中小型的独奏曲为主,形式单一、曲式不复杂,创作队伍还停留在演奏家自己动手的传统音乐创作模式。这些作品听起来好听,拉起来顺手,乐曲性能得以良好的发挥,乐曲风格充满地域风韵。但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二胡音乐创作无论从形式、内容、技法、理念,均进入多元时代,协奏曲、狂想曲、叙事曲、套曲、组曲的不断问世,标志着二胡音乐创作步入成熟期。二胡音乐艺术在创作、教学、表演领域已进入竞技时代。在近20年间,那种短小精干、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小型二胡作品可谓是凤毛麟角。

  2011年8月,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小型二胡作品(五分钟以内)征集评奖活动中,一大批小型二胡作品的涌现,开启了小型二胡音乐创作的大门,这是建国以来首次有组织、有目的的征集活动,功德无量,影响深远。

  《胡歌》是我新近创作的一首小型二胡作品。可释为胡人之歌或胡琴的歌,意在描述丝绸古道上曾经发生的一段往事。乐曲采用唐大曲散、慢、中、快、散的曲式结构,音乐主题选用新疆及西亚地区的音乐元素,运用陈述、回旋、变奏等手法,试图塑造一幅胡人、胡歌、胡舞的音画,展示丝绸古道的自然风光及歌舞场面。


  在二胡音乐创作方面,我始终坚持以下理念:

  一、风格、旋律、技巧三位一体完美结合是二胡音乐创作一种可取的创作模式。风格泛指中国风或地域风,无风则不成格,无格则不生韵。旋律泛指作品的律动、旋法,在这里可释为作品的可听性。技巧泛指作品的技术部分,无论是慢是快,都要恰到好处,要与作品内容联系起来,技巧的运用要溶入旋律之中,脱离内容的技巧是身外之物,是弦技,建议写成练习曲。

  二、线点结合相辅相成。二胡是线性思维乐器,以展示旋律线条为其特长,以线为主,线点结合,方能相辅相成。如果点多线少,作品的歌唱性就会减弱,我把线比成唱,把点比成说,先说后唱,或先唱后说,或有说有唱都行,但决不可以只说不唱。

  三、母语文化不可缺失。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为二胡写作品还是选用中国母语为好,我的观点是:中国二胡•中国料理。说普通话、广东话、山西话、湖北话都可以,但不能说日语、英语,更不能说太空语或宇宙腔。母语是根,是源,二胡音乐创作一定不能离开传统音乐这片沃土,这就是接地气。母语在何处?在典籍之中,在传统之中,在人民大众之中……。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名句。如果我们的作曲家能效仿杜甫进入‘曲不动人死不休’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作品就可以流芳百世。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功力,有实力,且要耐得着寂寞。

  四、两支队伍,三个面向。在二胡音乐创作中大致可以分成两支队伍,一是学院派(作曲系师生),二是院团派(表演艺术团体及非职业演奏者)。学院派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主要面向音乐艺术院校教师、学子,作品大多在这个层面传承。院团派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大多和市场接轨,因为他们要生存,必须要面向大众、面向市场,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他们还谱写一批短小精干、可听性强、雅俗共赏的二胡作品,面向非职业演奏者,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这是一支数目可观的队伍,是二胡音乐文化的基础力量,不可小视。


  在学院派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技法新,理念新。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成熟作品,在圈内得到公认,列为比赛及音乐会常用曲目;另一种是作品尚不成熟,还在试验阶段,停留在作业层面。未到收获季节就拿来上市,为时过早。这些作品大多注重了创新性,忽视了可听性;注重了作曲技术与国际接轨而忽视了欣赏传统与民同乐的现象多有发生。

  我常听一些业内人士说听不懂,这就是大问题。音乐是听觉艺术,一部作品让人听不懂,是不是为什么人的问题还未解决?

  我想,作为中国的作曲家有责任有义务扛起音乐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旗,像曹雪芹那样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像杜甫那样进入‘语(曲)不动人死不休’境界。如能卧薪尝胆,耐得寂寞,方能谱写出反映人民大众心声,具有中华神韵、民族精神的新作品。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Copyright © 2020-2015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备案号:京ICP备110080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