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意性无标题二胡名曲《听松》

发布时间:2014-02-12 19:03

  一、阿炳的《二泉映月》不论从题材、体裁、素材、曲名、内涵等都给世人设置了道道胜境,人们一步步去探究叩谒它;终于趋近那神圣的“金字塔”。而作为《二泉映月》〉“兄妹篇”的《听松》也以其独特的个性与无比的韵味为世人注目!乐曲《听松》从其面世以来众多演奏家、作曲家、评论家对其多角度不同侧面的进行解读,但由于作者瞎子阿炳的特殊经历及诸多原因,有很多问题没来得及寻根求源。因此,人们始今对二胡曲《听松》还存有许多疑虑。

  本文就以下三点问题的提出与大家商榷,以期求同存异:(一)、作者为谁。我们大家都知道二胡曲《听松》的作者是阿炳,而作为曲作者的阿炳本人却说:“这曲子是宋时有个小和尚做的”何意?(二)、乐曲的表现内容。阿炳在介绍《听松》内容时说:“宋朝时候,金兀术给岳飞打得走头无路,十分狼狈地跑到无锡惠泉山的脚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这曲子便是描写这个故事,所以又名《听宋》”。但据史料并无金兀术躺在“听松石”上倾听宋军的故事,更甚至并无金兀术到过无锡的记载。我们不仅再问,何为?(三)、作品的体裁。二胡曲《听松》是重在写意呢还是重在叙事?


  二 、其实就一首音乐作品来说,更能够准确说明问题的还是在音乐作品的本身及作曲者自己。

  请看乐曲《听松》个性鲜明,结构独特,乐思大气开阔,大有破釜沉舟之感,具有大丈夫气概;如果说阿炳的《二泉映月》是姐《听松》是妹,倒不如说《二泉映月》是妹《听松》是兄;如果说《二泉映月》是婉约凄凉阴柔美的呈现,那《听松》就是光照阿炳心脾的阳刚美的绽放。

  《听松》全曲由三个段落加引子和尾声组成。其结构为:引子+[1]+[2]+[3]+尾声。


  引子:

  节奏较自由,好像京剧唱腔里的“导板”,三小节一句,每一句的旋律都由高向低,好似哭喊的行腔。旋律一句比一句走高,又好似阿炳痛苦而激愤地向苍天发出的责问。第一句音乐从2音上起,三句都落在主音5上。听来语气肯定,且一句紧似一句!不得不使我们深感对阿炳的悲惨人生,悲剧命运的同情。

  第一段,共八小节。开始四小节为:6 | 50 0  6 | 50 0 6  — | 50 好似作者在窘迫、孤独、寒冷中的沉吟、思索与自问。随着音乐出现了一个长音1,好像得出一个令人意味深长的答案。紧接着就是一个以5  1   3   1  为旋律特征的曲调带有几分明朗、乐观,并透露着作者一种坚毅、不屈服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愿望。

  第二段,这种美好的愿望再残酷的现实面前似昙花一现是那样的极其脆弱,在本段开始  4 3  2 1 的音乐动机下,一切又变得是那样的沉重、悲凉,作者心中由此变得跌宕起伏,心中矛盾冲突万千,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悲苦,对世俗的不平、愤恨。

  在本段乐曲中切分音节奏大量地连续出现,乐节内部旋律采用级进方式,乐节之间旋律采用跳进方式,正是这种对比使得旋律的强弱颠簸不平,冲突不断,构成一环扣一环的波浪运动,跌宕多姿。从而加强了作者心中冲突的矛盾程度;乐节之间融结紧密,运用了终止及乐句在切分中进入等方法,形成一种不停顿的运动,音乐一气呵成。音乐在速度上,先由每分钟69拍,到每分钟100,直到每分钟126拍。这种音乐速度的逐渐加快的变化,也使得矛盾性逐步加深,表达了阿炳内心的极不平静。在本段结尾的一个音落在了强有力的八分音符的 1 0 上,表现了作者阿炳坚强不屈的性格与个性。

  第三段,开始以二胡的内弦小三度由下向上的滑奏形式再次向苍天大地发问。两小节一句,共八小结四个问。这一次地问作者经过了第二段的内心思想情感的矛盾冲突再也不能像第一段中的询问那样的轻松了,后面引出的答案也不同反响了。在力度上第一句mp ,第二句mf ,第三句f ,第四句 mp。表达了作者在语气上充满着百般无奈,矛盾,心中的不平。特别是第三句,将前两句的旋律翻高一个八度,表达了阿炳内心的极不平静与痛苦。


  有这样的充满复杂、矛盾的疑问必然地引发不同凡响的回答。所以,接下来音乐直冲云霄,一直在高音区运行,旋律大气凛然,其意直指苍天,问大地,痛斥人世间的诸多不平与辛酸、沧桑,回答的慷慨激昂,不同凡响。如果说在第一段中的试问后作者心中尚存几分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的话,那么,这一次不仅是一点乐观没有,而是悲观、绝望到了极点甚至痛不欲生。在音乐的力度上,是ff  很强可以想象此刻阿炳心中的悲愤程度与复杂的矛盾心理。接下来便是乐曲《听松》的尾声。


  [尾声]前五小节在记谱上是4?4拍,但实际效果好象是戏曲唱腔里的垛板1?4拍节奏,音乐在进一步加强渲染前面第三段的基本情绪的基础上,语气显得更加坚决、恳切,一字一音,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极度的愤恨与不满。这一句暗含由疏渐紧的内在节奏感。紧接着出现两拍果断、坚定的音乐动机  1 7      6 7   ,使得下面结尾一句音乐情绪得到升华与转换,接着旋律一下子达到了全曲的最高音 2  ,继而由 2  引导的结尾句把《听松》全曲的情绪、情感的矛盾性推向了最高潮。此时,作者复杂矛盾的心理再也不能理智,情感的闸门终于彻底打开,千年的恩怨,万年的痛苦终于有了暂时的释放。


  由于阿炳出生在旧社会,社会制度极其黑暗。所以,等待阿炳的命运安排仍然是暗无天日,直到1949年无锡解放。


  通过音乐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听松》一曲又是反映作为旧社会乞讨艺人阿炳的内心世界的力作,是阿炳的又一首依心曲,是对阿炳人生及内心世界的又一侧面的写照。乐曲深刻地表现了旧社会劳苦大众的苦难人生,和对旧社会黑暗制度的揭露,从而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来自不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乐曲内涵并非是对“岳飞抗金”的描写,不是一般性的叙事作品,而又是一首描写作者阿炳本人主观情感的刻画其内心世界的写意性的无标题的音乐作品。


  此外,我们还可以再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来看。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东亭小四房人,生于1893年,卒于1950年12月4日,终年58岁。阿炳是本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的私生子,其母是一个寡妇。在旧社会寡妇嫁人是封建礼教所不容的,所以阿炳虚岁四岁时,其母就被族人逼迫而死,失去了母爱。八岁入道院,二十一、二岁时患了眼疾,又死了父亲。三十岁左右离开道门,沦为流浪艺人至1950年12月突然吐血而亡。可以看出阿炳的人生是极其不同一般。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当然会造就阿炳的独特人生观。由阿炳的两段人生经历(道士与乞丐)来看,阿炳是地道的道士由道而生从道而终(沦为街头艺人还应约为无锡人做法事活动),在阿炳的人生价值观念里道教、道士的理念必然是占有一定成分的,我们在评述他的作品的时候,应该看到在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瑰宝中,道教文化这一支脉所具有特定意义的根,是不容置疑的。而后半生的乞讨流浪生活只是加深了阿炳人生的苦难人生经历,更多的体现在当时现实社会生活与先前的道家生活价值观念的冲撞,因而由这样的生活方式就必然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世界观与人生价值取向。在黑暗的旧中国沦为社会最底层的流浪艺人的阿炳,整日挣扎在饥寒交迫的生命线上,哪有申诉、张扬自己个性的权力。


  因而通过自己手中的乐器抒发自己心中的悲苦,感叹自己命运的不公,便成了阿炳的唯一选择,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了。道教所崇尚的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祈求神仙乐园” 、“质朴兼精华” 、“拙中见大” 、“雄浑之伟然” 、“登虚蹑景”、、、、这些理念在 阿炳三十几岁离开道院以前可以说就已基本形成了。阿炳出生于道士世家,八岁就入了道院,阿炳终生为道,失明后阿炳还不能外出拜祭、轮到阿炳收香讯时,他仍以当家道士身份主持雷奇素,收取香钱。这些都足以说明,阿炳就是个出生在旧社会的地道的道士出身的街头流浪艺人。


  因此看来,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听松》一曲并非是纯粹描写与作者本人内心世界、价值理念相距较远的渗透着民族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岳飞抗金”的故事。若两者可能性都有的话,我们宁愿相信前者,相信《听松》又是一首继《二泉映月》之后刻画瞎子阿炳内心世界的无标题的写意性的作品。


  三、另据无锡县志及史实记载并无金兀术打到过无锡的史实,更无金兀术被岳飞追赶躺在无锡惠山脚下听松石上的情景。因此也难怪当时给阿炳录音的杨荫柳先生用了“可能”、“也许”、“大概”的词来描述,揣测说明乐曲中的许多问题。那么阿炳又为何把《听松》往“岳飞抗金”的故事上扯呢!我们可以想象,向阿炳那样在旧社会受尽磨难大半生的乞讨艺人,对自己而言哪还有一点尊严,他对自己完全失去了自信心都完全在情理之中。因此,当身为国家音乐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柳、曹安和两位教授一下来到自己身边,并要为自己录音,阿炳肯定会有不自信的“谦”词,以至失真。此种情况在为他录其它音乐作品时也多有验证。如:在录《二泉映月》时,当问及作品出处时阿炳说:“这曲原来是道家的唢呐曲” 当问他曲名时,他又说:“不错,原来好象是另有名称的,好像叫《到春来》吧” ;在为他录音琵琶曲《大浪淘沙》时,当问及此曲出处时,阿炳还是把自己的作品说成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等等,都说明了阿炳当时的心理状态。当杨荫柳教授询问《听松》的曲作者是谁,阿炳将自己的作品说成是一个小和尚作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二泉映月》中的“映”字就取材于惠山脚下的“映山湖”,那么“听松石”也在惠山脚下。并且“映山湖”与“听松石”相距不远,这两者因为在地缘上的缘故是否又会给阿炳引发一丝联想呢!


  阿炳现留存于世的二胡作品仅有三首,《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人们对《二泉映月》的解读、识别,也是一个由“写景”到“借景抒情”再到“写意”的无标题音乐的认识过程。由于作者阿炳人生的特别经历给后人带来了对其作品认识上的困难。也正是于此才有必要对阿炳的作品再认识。


  如果说《二泉映月》是姐《听松》是妹,那倒不如说《二泉映月》是妹《听松》是兄。如果说《二泉映月》是阴柔美的月,那《听松》就是光照阿炳心脾的太阳。阿炳那在《二泉映月》中的悲悲戚戚的情感,在《听松》里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与张显,《听松》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阿炳在《二泉映月》中所体现内容以更加外露形式的表达。这是完全符合作为曲作者阿炳的身份的。

  《听松》全曲结构严谨,音乐素材新颖,乐曲一改中国传统的渐进式发展手法,随着音乐的展开新材料不断出现,乐思层层递进,充满着戏剧色彩。全曲体现了我国民间音乐,散——慢——中——快——散得布局原则,而尾声和引子在情绪上和音乐素材上都有呼应,使作品获得了统一性。特别是开头和结尾一句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发人深省。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大家对阿炳“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一定还会对其作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二胡曲《听松》必将还其本色。


  参考文献:

  1、M.杨荫浏、《阿炳曲集》[C].北京、万叶书店铺1952年出版、音乐出版社会风尚56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1979年第二版
  2、王宁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 新世纪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


Copyright © 2020-2015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备案号:京ICP备110080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