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的诠释,传统的回归——记赵元春博士讲座音乐会

发布时间:2019-12-08 15:26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

  2019年12月7日下午3点,在中央音乐学院综合楼401演奏厅内,座无虚席,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国第一届二胡的博士生赵元春即将开讲的,题为《丝弦上的中国》的讲座音乐会。今天的舞台上,从桌子到凳子,一水儿的中式摆设,配上赵元春的一袭白色长裙,显得是那么地清心脱俗。

  赵元春的讲座共分为五个部分:润腔之韵味;声﹒腔之韵味;色彩音之韵味;音色之韵味和“手音儿”之韵味。赵元春认为:中国深厚的历史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必然会赋予这些地方风格性作品醇美的味外之味,演奏者又作为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桥梁,更应该在曲谱和旋律之上去体会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境。她在第一部分“润腔之韵味”中,将秦派二胡曲《眉户调》中涉及到的左手润腔技巧大致归纳了有28种之多;此外还将右手运弓借鉴了民族民间声乐中的润腔技巧,比如力度变化、声音造型、音色变化等一一列举了出来,尤其对于润腔技巧中的揉弦技法做了详细的阐述。接着赵元春完整示范演奏了这首《眉户调》,使听众们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第二部分“声﹒腔之韵味”中,赵元春将《江河水》中的“哭腔”剖析为哭之“无语凝噎、泫然泪下、如泣如诉、泣不成声、欲哭无泪、椎心泣血、天崩地裂和强弩之末”八种形态,加之无伴奏示范演奏了这首被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誉为“诉尽人间之悲痛”的《江河水》,让听众们置身于这一生动的场景之中,表现出赵元春高超的演讲水平和深厚的演奏功底。在第三部分“色彩音之韵味”中,赵元春对风格性乐曲中的“7”和“4”两个色彩音进行对比性的分析,提出“在戏曲艺术的发展史中,梆子腔是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声腔,许多地方艺术的源头都是来自于梆子腔,这其中不光有山东梆子、河南梆子等北方剧种,连广东粤剧这样的南方戏曲,也在很大程度的受到了梆子腔的影响”的观点,并对各地区“7”、“4”音的不同奏法进行了必要的归纳。接着赵元春演奏了广东音乐《昭君怨》,那地道的广东粤曲风味,感染了在场的每位观众。在第四部分“音色之韵味”中,赵元春从三个方面,对二胡演奏地方风格乐曲中的音色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是音色之变化受到地域自然色彩的影响;第二是音色之变化包含了每个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第三是音色之变化还受到个人色彩的影响。从这些分析中,引出对二胡音质的思考,从而做出了“音色是声音的外在形态,音质是声音的内部结构”的定论。紧接着赵元春以一曲江南丝竹《慢三六》,形象地诠释了二胡音色在地方风格乐曲中的运用。在第五个部分“手音儿之韵味”中,赵元春认为“手音儿”是专业演奏者通过将中国广阔的地域文化充分内化之后所形成的个人演奏模式,它并非是自然形成,而是建立在演奏者的艺术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这种“手音儿”会在有一定深厚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双手技巧自然的流露,诠释出无法标注在乐谱中的独特韵味来,而这些自然、随性、无法量化、甚至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东西,是风格性作品中最鲜活、最精妙、最有生命力的闪光之处。接着赵元春示范演奏了《一枝花》这首山东民间音乐风格的乐曲,让观众们领略了“手音儿”的独特魅力。最后,赵元春在总结中强调了“地方风格性作品是二胡艺术的起源,是滋养二胡艺术发展的肥沃土壤,是推动二胡拓展艺术生命的动力,它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生命力,将一直支撑二胡艺术的前进。因为它是二胡的基因、指纹、身份,如果二胡在发展中丢失了这些基因,二胡将不再是二胡,而变成了另外一件乐器。所以,保护和传承中国地方风格作品、讲好中国方言、讲好中国故事,是二胡演奏艺术发展道路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事。”音乐会以板胡曲《河南梆子腔》作为闭幕曲,在观众们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赵元春作为由中央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杰出青年二胡演奏家,出生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校园中,199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该院附小,201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硕士毕业,历年来始终是成绩优秀,一路保送。2018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为二胡专业博士生,成为中国第一批表演专业的博士生。这次《丝弦上的中国》讲座音乐会,是她在读博士期间所举行的第一场学位音乐会。讲座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倾注了她一年多来的心血,也得到了院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帮助。作为刘天华现代二胡演奏学派第五代的正宗传承者,赵元春深感任重而道远。尤其在当前二胡艺术的发展遇到瓶颈之期,赵元春决心要深入思考二胡音乐艺术的传承之道,响应习主席“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号召,站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站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立场上,为弘扬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二胡艺术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预祝她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供稿) 

Copyright © 2020-2015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备案号:京ICP备110080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