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跨界综合文化形态下的教学实践——马友德教授二胡艺术的创新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15 18:14  作者:雷达 冯蕙

  江苏是二胡之乡,江苏的二胡人才在北京、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最著名的江苏籍二胡演奏家或者生长在江苏的占了一大半。为什么江苏的二胡乃至民乐教育如此这般优秀?

  除了历史的传承之外,马友德教授就是江苏民乐教育之中的一个点睛人物,他的名字是和二胡艺术紧紧相连了。江苏二胡演奏艺术的不断延续与创新,二胡人才的茁壮成长是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再发展,对民族精神的再继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一次传播。二胡在南京艺术学院是一个重点学科,这与马友德这样的教授们一生的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胡这件乐器用自然、平和的声音带给人们感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喜爱,也是马友德教授一生的追求和南艺人的理想。

  我从南艺毕业,我熟悉马老师,并也熟悉他的许多二胡学生,我在学校学习时也受到马老师的许多指点,我个人的成长与马老师也有着许多紧密的联系。我们知道,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但在具体的技术的层面中一定有微观的表现特征,谁掌握了规律就可成为积极主动的创造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行就会明显出现发展劲势的元素。马友德教授在70多年的教学中的成功,不是盲目的追求新颖,也不是以“新”的概念简单的替换,而是体现在师生关系的进步上,体现在教师教学的角度以及方式上,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式”理念。从某种角度换言之,马老师的二胡教学艺术也体现出在新时期下的跨界特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有更多的信息流通,如何完善、整合、融合?是摆在各个行业眼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演绎不同的故事。这种跨界思维,其实就是大格局、大眼光,是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跨界的释义是交叉跨越,它不仅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更代表着一种新锐的世界大眼光。艺术跨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当下盛行发展,成为一种创新模式,引领着各路人才的成长潮流。多才多艺,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又称为士大夫,那时候没有专业分工,但是熟谙琴棋书画,如达·芬奇,不仅油画素描才华展露,同时在医学建筑天文地理航海,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可称全才。而如今,艺术跨界在音乐方面表现的也越来越突出。马友德教授的教学也许与这种跨界的创新模式有着一种天然的内在自觉。我知道马友德教授的大提琴也拉得很出色,他以独具特质的技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拥有演奏家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素养,他把大提琴与二胡的教学进行一种跨界嫁接,这是一种突破和创新。教学中常以融合多形态的风格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技术演绎手法,这种跨界教学的糅合,具有一定的关联和影响,大大地促进了不同乐器间的融合,无论是不同民族或不同风格都能表现新形象,从而更鲜活、更具时代感、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带来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

  其次,音乐的跨界教学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他的学生们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迸发了音乐创作的活力,为音乐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音乐元素,达到一种更新与超越,在音乐教学中可谓是独树一帜。跨界教学还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艺术追求和审美需要,化解了学生们一味追逐技术的虚荣。促使学生们不断思考如何走好自己的艺术道路,不同程度地开拓了“文化艺术修养较高”学生的自我肯定,使不同资质的学生们在多元化的音乐人生道路上提供了方向和明晰的指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与才华,这种培养不同人群的需求,是跨界教学实践中的核心所在,因此才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红红火火的研讨,无疑是获取教学经验的最佳选择形式。每位到会的理论家、作曲家、演奏家、音乐人等等汇聚成一种多态性。表达了一种相互继承、相互借鉴、相互交合、共同发展的学术景象。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了自己照亮别人,甘为人梯,默默耕耘,目标就是让学生们走在他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由此可见,马友德教授跨界教学的实践融合了不同音乐形式多态性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使二胡艺术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他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自身技艺得到了很大提高,拓宽了他们的艺术道路,还实现了音乐文化的大融合,显示出无限魅力。当然,这种跨界教学的融合一定要求艺术家们秉承严谨的态度,用心去体悟音乐的精髓与实质,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而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我坚信,马友德教授的跨界教学实践已为二胡演奏艺术的前景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马友德教授70年来无怨无悔,以一个教育者的良心,挥洒汗水才收获了今天的喜悦和慰籍。应该说这来自于马友德教授的人品,立德是教师之魂,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教师相近。马友德教授就是这样的教师。他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也是马友德教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所体现出来。他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通过一件件“小事”,传递了为师之爱,为师之德。

  我一直认为,师德有三个层次,首先有爱,然后是德,最后是师德。首先要爱岗敬业,爱学生,乐意奉献,学生自然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建立感情的桥梁,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相反则失去教育的基础。也印证的古人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二,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马友德教授在教学中始终把“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等词汇概念相联系。第三,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主张“因材施教”,注意学生“学思行”的结合。既向学生传授二胡知识,也向学生表达知、情、意的基本过程。此外马友德教授教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重视以身作则。“博学”、“学思结合”、“学行结合”、“专业乐业”等等都反映在他的教学之中,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作为教师的标准,在今天看来,这些优良的教师品德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继承的。

  马友德教授在教学中还体现出“思”和“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你讲我听”的原则,而是辅助和引导的关系,要把脑子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引导的方式,也就是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积极动脑思考,这样一次次的循环获得惊喜意外的教学效果。第二是“情”,身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有见地,有情感的学生,师生关系不再只是传授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特殊的朋友关系,一种平等的关系。在良好的信任背景下进行的教学关系,才会更顺利,更有用,更有效率。马友德教授在教导学生时,还常常鼓励学生向别的老师取经,这使得学生能够博采众长,让学生在艺术上有视野、有眼界、有提高,博采众长才会形成个性,而演奏艺术走向高峰一定会有个性。

  南艺的学风也一直秉承着这种精神,如果说我们取得一点成就,这与在南艺所打下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南艺精神”激励我们无论在哪里都有一种“南艺人”的感觉,在我们求学和教学工作的道路上不断思考,体现了一种音乐上的传承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推动南艺的民乐教育在全国走向前列的基础。我走上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道路,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此影响。

  音乐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个时期是不停的变化的,而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在变化中产生的,无论哪种艺术形态,文学、绘画还是音乐都是在不停变化的。马友德教授的教学创新模式是否可以看作是这种现象呢?修辞学有一概念叫“偏离”,正确而恰当地运用偏离手法是创新实践模式的基础。跨界本身就带有偏离的含义,对常态的偏离会产生令人惊异,印象深刻的效果。马友德教授的教学成功已表现出这种多变性和“偏离”,而不仅仅是限于所经历的人生世界。他的教学重新发现和认识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把获得的音乐元素碎片进行充满想象力的艺术重组,这种重组使常见的演奏成为新奇的形象和创意效果。运用和发掘各种不同的思维联系,在审美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引起情感共鸣。偏离带来强烈的对比,偶发性的放大倾向异于常规,呈现出赋予美感的手法,使学生获得信心。更强化了音乐表现,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赋予演奏独具创意和特色。

  马友德教授的学生中几乎是个个成功,这反映在他教学中对音乐作品的“偏离”处理的独特性。也就是说乐谱上的旋律与实际演奏的一定会有二度的表现,演奏作品中表现的“偏离”也必然是不同的。由此来看,同一首作品的演奏,如果完全按照谱子上的节奏、力度等要求精确的演奏,一定是不完全符合社会意识和大众要求的。音乐处理“偏离”这一因素还同样受到文化的制约。在不同的文化层次产生不同理解,也就导致了对于“偏离”的不同认识。“偏离”源自于其个人自身的修养,在作品中对音乐的处理来源于其个人对世界对人的认识,偏离的最终是回归。

  现代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交融的社会。处在多元化文化的集成的人们,其审美观也必定要受到交叉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而音乐始终是要为大众服务的,音乐演奏艺术得益于其交叉文化所带来的“偏离”,而这一“偏离”为听众带来了审美体验,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也必将会受到多元化文化交叉所带来的“偏离”的影响。虽然,一个民族总应该有自己传统的文化底蕴,但是音乐作为一种变化的艺术,是应当一成不变,恪守传统,还是努力认识社会,接受多元化社会所带来的“偏离”,这才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和研究的。其实马友德教授的教学创新实践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名言数十年来曾被反复引用,影响大,传播率也高。话是不错,但从另一角度看,还有其它含义,即: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组成,在这些文化中具有的一些共性可以称之为是世界的,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有的共通点。除此而又存在一些特殊之处,可以看作是民族的。从全球视野来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人类社会视角来看,越是民族化、个性化,也愈能国际化,易于获得人们的认知。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具有强烈民族地域色彩的文化,就很容易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马友德教授的艺术人生道路似乎印证了这一点,他博采众家之长,借鉴各门类艺术对他的启发和影响,触类旁通,这在他的多年教学中已经体现出他独立思考后获得成功的成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个性。


Copyright © 2020-2015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 备案号:京ICP备11008012号-8